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这个平行的世界里,如今的上海,已经成为整个东方最繁华的都市。
但与大清其他的城市不同,上海最兴旺之处,却不在城内,而是在城郊。
这座城市,位于黄浦江西岸。自道光二十三年正式开埠以来,已经成为大清最大的对外通商口岸,无论各项都稳居各口之首。
到了道光二十五年,在经过反复谈判之后,英国的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与上海道员宫慕久签订了《上海租地章程》。
当时的江苏巡抚,正是陈堂。他和刚刚出洋归来的陈济方和陈济怀,都参与了《租地章程》的商订,并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陈家人的努力下,尽管有清政府和英国已经签订的多份条约为枷锁,这份《租地章程》还是尽可能的维护了华人的权益。
章程的大意是,一、大清的土地不能出售给外国人,但可以出租。
二、如今同意租给英人土地若干,地点选在上海城外的黄浦滩上。租期以五十年为期,租金优惠,五十年期满前双方可以商议续签。
三、英方若在租地上从事建设、转租等涉及地权之事,必须报经上海道台衙门备案。
四、在租地范围内以英人为主,英方应进行妥善管理,但华人和他国之人也可入住,且与英人权利均等。
此外,为解决华人与英人之间的矛盾,双方还约定了,将共同建立协调和会审渠道,以及其他必要的机构。
还有,英方官员有义务向来沪的英人介绍大清律法,并要求遵守。等等。
以这份章程为依据,英国人从此在上海开辟了租界。
此后,美国人、法国人,也陆续以相同的方式,取得了自己的租界。其遵循参照的标准,都是这份最早的《租地章程》。
洋人的租界,都位于上海县城的北郊。沿着黄浦江的西岸,向外延伸。
陈家在上海的产业,也有部分设在租界内。但大部分位于县城的东郊和南郊,以及黄浦江的东岸。
由于陈家的影响力巨大,众多华商也愿意选择追着陈家的步伐发展。
因此,他们常把店铺和工厂等,开在陈家产业的周边。久而久之,也陆续聚集形成了一片片热闹地带。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上海的发展,不仅源于通商,还受到了战争的助力。
咸丰三年,上海发生了小刀会之乱,县城沦陷。随后陈堂率领商团,用了月余时间,克复了上海城,平定了动乱。
但这场动乱,也给上海带来了严重的创伤。上海城在战火中损毁近半,无数百姓受到波及,死伤惨重,无家可归者更众。
但谁也没能想到的是,正是因为动乱给上海城带来的巨大破坏,导致了大批人员从城里流出,反倒促进了城郊和租界的发展。
再后来,随着太平天国战乱的扩散,江南糜烂,烽烟四起。更因李秀成大举东征,使得苏南地区一度沦为“孤岛”。
在这种时局下,大批江南地区的士绅、商贾、手工业者和百姓纷纷逃到了上海。
大量外来者的迅速涌入,让上海地区的人口,在短时间内就翻了数倍。而这些外来人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