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看书中文网 www.zw5.net,最快更新戏明最新章节!

    吴伯通昨天傍晚就已经阅完余姚生员的卷子。

    一轮巡考下来,他要把浙江这数千名在校生的答卷过一遍,工作量不可谓不大,不能怪有些提学官会懈怠分类工作。

    等到这日清早坐在余姚县学之中,吴伯通心情还是有些复杂。

    提学官巡考到底不比乡试正式,糊名誊录这些程序是不必走的,所以吴伯通这个阅卷官可以一眼扫见卷头的姓名。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哪怕知道作为阅卷官应该少关注学生身份,多看看学生的才思,可每次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卷面,吴伯通也还是忍不住先看一眼姓名。

    昨日吴伯通接连批到几份写得狗屁不通的答卷,正不满着,忽见下头是一份答得工整秀逸的卷子。他把那份答卷抽出来一看,才发现卷头写的居然是“王守文”个字。

    这不就是他打算重点观察的王家小神童吗?

    光看这手字倒是下了些功夫的,比各县许多生员都强。

    只不过这也只是门面工作而已,从小泡在翰林院读书,又有吴匏庵那样的老师,他能写出一手不错的好字不算太稀罕。

    吴伯通按捺下夸赞文哥儿这位小神童的想法,开始细读文哥儿的《四书》义。

    这是每个考生都要写的题,在来到余姚县之前,吴伯通已经看过将近两千份。

    哪怕出的题不尽相同,文辞大多也是相通的,像他这种在文教岗位干了一十年(连回乡守制期间门都起了家书院讲学)的老手来说,只需扫个两眼就能确定答卷写得到底好不好。

    这次吴伯通却不由自主地把手头的答卷细读了一遍,只觉就目前读过四十份答卷之中这份《四书》义当属最佳。

    只能说不愧是由几位翰林名师教出来的学生。

    吴伯通没能在手头的《四书》义答卷挑出什么问题来了,不由拿起底下的《五经》义接着读。

    《春秋》之所以不好考、选的人特别少,就是因为按照《科举成式》的规定,考生要把《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都通读一遍,再全面了解后世张洽、胡安国他们集注或重校的内容。

    《春秋》本经约莫只有一万六千多字,偏偏左氏、公羊、谷梁家都曾根据自己的见闻、理解或者政治需求为它作“传”。

    “传”这种文体在当时是很流行的,像孔子为《易》作《易传》,就是用自己的理解给古籍作注释。

    当时不管是技术还是知识大都是通过口授一代传一代的,有些学生听听就算了,有些则会用心记下来回家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偶尔也会出现个有恒心、有学问的学生或学生后代会把这些课堂内容整理成书。

    在这个传授、记忆、理解、转述、整理的过程中,总会因为种种原因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

    于是《春秋》这节曾经由孔子弟子子夏开讲的春秋末年公开课,就有不同版本、不同倾向、乃至于不同时代的课堂笔记流传下来!

    这些动手整理课堂笔记的人生平经历各不相同、人生追求也各不相同,以至于他们听到的说法以及对事件的理解可能相差极大。

    也就是说,这一经不仅教材贼多,内容还可能自相矛盾,就问你敢不敢考!

    所以不管是从阅读量来说,还是从分析理解能力来讲,敢选修《春秋》都是个很有挑战性的决定。

    毕竟这一经就算你答得再好,主考官要是不修《春秋》,对你的卷子也是持保守意见的。

    万一是主考官自己都不大理解的内容,点评时出了岔子岂不是闹笑话了?还不如少评几句、少夸几句,多说多错,少说少错!

    吴伯通倒是没有这个烦恼,他从小过目即诵,又有多年的文教经验,《五经》都是学通了的。

    只是方才看了一堆《礼》义,乍然读到篇《春秋》义还有点不太适应,故而他再次放慢速度细读起来。

    这次的考题不难,考的是“社稷是养”,出自《左传》中晏子不死君难一段。

    讲的是齐庄公跑大臣家跟人老婆偷情,被大臣愤而弄死了。

    当时有人悲痛地自杀殉君,作为齐国大夫的晏子也被询问要不要追随国君去死。

    晏子给了个很有意思的回答——

    “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

    “臣君者,岂为口实?社稷是养!”

    “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为人君、为人臣的责任都是让咱的国家安稳富强,国君要是为国家死了或者逃亡了,臣子自然应该义不容辞地追随而去。

    至于像齐庄公这种为了偷个情把自己偷没了的情况,纯属“为己死,为己亡”,咱这些臣子又不是他的亲朋密友,为啥要陪他去死?

    看看,《礼记》说臣子谏国君不听就该跑路,晏子也说君王不为社稷死咱不跟他死一块。可见咱自古以来都没有愚忠的传统,当皇帝也要尽好自己的责任才配被尊重!

    这个题目明显特别对文哥儿胃口,哪怕是八股文的架构也压不住他的文思泉涌,写得那叫一个自然流畅。

    吴伯通读完文哥儿这篇《社稷是养》也觉得酣畅淋漓,甚至不自觉地击节叹赞。

    等他回过味来想起自己是要挑刺的,再回头重看了一遍,发现不管卷面还是文辞都找不出毛病来。

    小小年纪的,这破题立意写文章倒是很有一套。

    吴伯通本来就格外欣赏肯下功夫钻研学问的学生,见实在找不出什么问题来,通读完文哥儿的答卷之后终归还是提笔给了个上等。

    这都不能给上等的话,前头给出的那些上等怕都得划掉了!

    只可惜这样的好苗子居然早早被翰林院截胡了,不然他提督浙江学政期间门就能多添一笔!

    好在这小子胆子够大,八岁便敢回乡应试,如今正好在他任满之前撞进他手里来。

    县学之中,昨夜睡了个好觉的吴伯通端坐上首。

    由于吴伯通这个浙江学政一把手看起来心情很不错,坐在他手底下的县学学官们也放松了不少。

    余姚县学一众学官昨日也轮流传看过这次巡考的卷子,对于吴伯通评定的等次没有任何异议。

    甚至准备回头把王状元家这位小神童的卷子讨要过来,张贴在县学里激励后进。

    看看别人,才八岁就写出这样的答卷来!

    再看看你们,你们还好意思一天到晚吃喝玩乐睡大觉吗?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