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游士,多以星命相卜,挟中朝尺书,奔走阃台郡县糊口耳。相率成风,至不务举子业,干求一二要路之书为介,谓之阔扁,副以诗篇,动获数千缗以至万缗。如壶山宋谦父自逊,一谒贾似道,获楮币二十万缗,以造华居是也。钱塘湖山,此曹什伯为群,阮梅峰秀实、林可山洪、孙花翁季蕃、高菊涧九万,往往雌黄士大夫,口吻可畏,至于望门倒屣。
姜夔,他是最为著名的江湖诗人之一。夏承焘先生曾对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明确指出他的一生未曾仕宦,除了卖字之外,大都是依靠他人的周济过活的③。同时还一一考证出他在各处所依靠的东家:在湖南、湖州是大诗人萧德藻;来往苏州时是大官僚兼大诗人范成大;寓居杭州又相依最久的是张鉴。以上提到的萧德藻、范成大、张鉴等都是南宋响当当的人物,张鉴更是大将张俊的后裔,出身显赫。与这些人物交往,姜夔凭的是自己出众的才学。南宋诗人陈造是姜夔的朋友,很了解姜夔的生存方式。他向人们介绍了姜夔以文字谋生的特点:“姜郎未仕不求田,依赖生涯九万笺。捆载珠玑肯分我,北关当有合肥船。”④在另一首诗中他又说:“诗传侯王家,翰墨到省寺。姜郎灿然文,群飞见孔翠。论交辱见予,卢马果同异。念君聚百指,一饱仰台馈。我亦多病过,忍口严酒戒。终胜柳柳州,吐水赋《解祟》。”⑤此诗的第一句“诗传侯王家”,是说白石乃张鉴清客。第二句“翰墨到省寺”,说的是白石《大乐议》上尚书省,诏付奉常一事。七、八两句“念君聚百指,一饱仰台馈”,则表明白石的十口之家,全靠他的本事过日子⑥。
在这些达官贵人的照顾下,姜夔不仅有了衣食,而且时有一些别的收获。绍熙二年(1191)姜白石从合肥归访范成大,在他家里赏雪看梅,创制了脍炙人口的名作《暗香》、《疏影》两首自度曲,成大当时非常高兴,就把手下一个聪明伶俐的家妓小红赠送给他。另一个对白石帮助很大,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的是张鉴。他与白石十年相处,结下情甚骨肉的友情,甚至提出要为白石捐钱买官和割送良田。此事在姜夔“自叙”中也有记载:(张鉴)“念其困踬场屋,至欲输资以拜爵”;“又欲割锡山之膏腴,以养其山林无用之身”⑦。不过,张鉴的这些美意均被清高自爱的姜夔婉言推辞了。宋末元初的文人戴表元曾经感慨说:“叔夏之先世高曾祖父,皆钟鸣鼎食。江湖高才词客姜夔尧章,孙季蕃花翁之徒往往出入馆谷其门。千金之装,列驷之聘,谈笑得之,不以为异。”
刘过。他以诗鸣江西,厄于韦布,放浪荆楚,客食诸侯间。《全宋诗》收录的刘过诗歌中尚有不少反映他干谒生涯的作品,从《谒淮西帅》、《谒金陵武帅》、《谒京口张守》、《谒郭马帅》、《谒苏州守》、《辞周益公》等诗可见一斑。作为一位游士,他与姜夔依人作客相对稳定的情况有所不同,始终在走南闯北,所谓“十年南北走东西,豪气峥嵘老不衰”⑨。还公开宣称:“书生不愿悬金印,只觅扬州骑鹤钱。”⑩这完全是出于刘过豪迈卓越、潇洒不羁的个性。这种个性大概很难与某人长期相处,却十分适合于云游各地,广交朋友。嘉泰癸亥(1203)岁,改之在中都。时辛稼轩弃疾帅越,闻其名,遣介招之。适以事不及行,作书归辂者。因效辛体《沁园春》一词并缄往,下笔便逼真。其词曰:“斗酒彘肩,醉渡浙江,岂不快哉……”辛得之大喜,致馈数百千。
辛弃疾当时身名显赫,官居高位,手握重权。但在与刘过的交往中,他不仅没有端架子,反而显得十分豪爽,还未曾见面便“致馈数百千”。后来,他又把刘过邀请去,热情加以款待,“馆燕弥月,酬倡叠叠”。到刘过要离开时,辛弃疾再“周之千缗”11。固然辛弃疾对于钱财根本不在乎,但普通人也不是轻易可得,前去干谒的江湖诗人并非都能领得重赏,关键是看你有无过人之处。尽管刘过性格豪迈粗犷,其实在干谒时却是做得极为细致,准备非常充分。这表现在他很有心计,注意揣摩干谒对象的脾性,区分他们的不同口味,竭力去迎合讨好。如他与辛弃疾唱和时,能“效辛体”,并达到“皆似之”的效果,使辛弃疾喜出望外。南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一还记载了刘过的另外两次颇为成功的干谒12:一次是尚书黄由帅蜀,中阁乃胡给事晋臣之女。黄夫人过雪堂,行书赤壁赋于壁间。刘过发现后就紧随其后也题了一阕,其词云:“按辔徐驱,儿童聚观,神仙图画……”13后来黄尚书知为刘过所作,“厚有馈贶”。另一次是寿皇锐意亲征,大阅禁旅,军容肃甚。郭杲为殿帅,从驾还内,都人昉见,一时之盛。刘过借这个题材也撰写了一首《沁园春》词送给郭杲。词云:“玉带猩袍,遥望翠华,马去似龙……”14郭杲见词也十分满意,“馈刘亦逾数十万钱”。由此看来,刘过确实具有某种特殊的才能,善于博得对方的欢心,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宋自逊,他一谒权臣贾似道,就获楮币二十万缗,造起了漂亮的大房子。还如刘仙伦(叔儗),他和刘过俱以诗词出名,时人并称“庐陵二刘”。有人认为他“才豪甚,其诗往往不肯入格律”15,但有些作品也受到人们的激赏。岳珂曾说刘仙伦与自己的兄弟周伯相识。有次聚会,正遇叔儗诗成,周伯读之大喜,遂约之入浙。第二年叔儗过会稽,留连累月,“饷之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