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齐国孟尝君田文奉齐王之命,入秦为相,了解秦国。孟尝君离开秦国时,受到秦王稷的羞辱。索性,孟尝君身边能人不少。倚靠鸡鸣狗盗之辈,得以出函谷,回到齐国。
孟尝君回到齐国,想起秦国的羞辱,愤恨不已。于是,在孟尝君的主导下,齐、韩、魏三国合纵,兵发函谷。
齐国与燕国交恶,又害怕赵国助秦,坏了大事。齐国派出使者有说赵武灵王加入合纵,共同伐秦。面对齐、韩、魏三国,秦国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为了应对这场国难,秦国以派出使者,前往赵国,以楼缓为相的名义,有说赵武灵王助秦伐诸侯。
一时间,赵国成为齐、韩、魏三国和秦国争取、拉拢的对象。
赵武灵王为了慎重起见,孤身入秦,了解秦国。秦国可伐,则助诸侯伐秦。秦国不可伐,则助秦国牵制诸侯。赵武灵王去了咸阳,见到了秦王稷和芈八子,并在咸阳宫议政天下诸侯。赵武灵王离开秦国,回到了赵国时,见秦国可亡、可灭。
于是,赵武灵王制定了出了一套伐秦之策。那就是倚靠雁门、云中地势,集中两郡的兵力,趁着秦国与齐、韩、魏在函谷交战,直取咸阳,攻破秦国。
可惜啊!赵武灵王还未实行伐秦之策,赵国国内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沙丘政变。
沙丘宫变,不仅导致赵武灵王遇难,代安君被诛,肥义被杀;还导致了很多人才流散;更重要的是赵国合纵诸侯伐秦的大业,转瞬间落空。
沙丘宫变之时,平原君不到十岁。但,赵武灵王制定的伐秦之策,他也曾听王兄讲过。可惜啊!这场大业,最终成为了遗憾。
平原君进入宫中,不容宦者前去通禀,直接走进大殿,来到近前,对着赵王丹行礼,“臣,参加王上。”
赵王丹正在观阅君王之道,忽闻平原君之声,抬头见平原君出现在面前,连忙放下手中的书籍,诧异道:“叔父,何时回来的。”
平原君也没发现赵王丹脸色有异,语调随和答道:“臣,刚从长平回来,就直接入宫面见王上。”
平原君回来的消息,赵王丹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赵王丹虽不喜,但看见身边最亲的人出现在面前,笑道:“叔父回来,派人通知寡人一声。寡人好亲自去迎接你。”
平原君见赵王丹用‘通知’两个字,顿时预感不妙,语调谦恭道:“多谢王上,记挂着臣。”
赵王丹见平原君回邯郸,想必是为了换将之事,开门见山地问道:“寡人换将之事,叔父已经知晓。叔父回来,是劝阻寡人乎?”
平原君见赵王丹将话语点破,也不急着表明自己的态度,语调随和道:“臣回来是告诉王上,有关前线的战况。”
赵王丹没想到平原君会这般说,放下心中的戒备,问道:“请叔父说说长平最新的战况。”
平原君道:“我们和秦国,在丹河僵持不下。谁也不能突破对方的阵地。秦王增兵丹河,人多势众。廉老将军选择坚守壁垒,不主动出击的战略是正确的。”
赵王丹才不去想,廉颇的战略是否正确。赵王丹看到的是廉颇拒不出战,问道:“廉颇是不想打?”
平原君听赵王丹的语调透露出不快,惊道:“王上,这话是什么意思。臣糊涂,听不明白。”
赵王丹想起廉颇抗命不遵,眸色隐隐透露出怒气,“廉颇等诸将,倚仗军功,欺负寡人年少。寡人岂能不知。”
平原君没想到赵王丹会说出这样的话,好一会才回过神来,“王上怎能如此想?廉老将军对王上一片丹心,他的忠诚是不用怀
疑。”
“廉颇对寡人一片丹心,他就该执行寡人的命令,就不会抗命不遵。”赵王丹已经将事情说破,也不用隐瞒心中的不快,“为了大局,寡人一忍再忍。寡人退一步,他们莫非认为寡人好欺乎?”
平原君没想到赵王心中的怒气如此盛,又多疑,也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廉颇不听寡人诏令,寡人就换了他。”
“王上,临阵换将,这是兵家大忌。燕惠王以将换下望诸君,导致伐齐大业落空。前者之鉴不远,不能忘啊!”平原君见赵王丹对廉颇等人充满怒意,又对征伐之事,太过意气用事。
赵王丹见平原君不是站在自己这边,哪里听得进去,语调冰冷道:“寡人不是燕惠王,廉颇不是望诸君。寡人有何不能换。”
平原君问道:“王上打算以何人取代廉颇。”
赵王丹铿锵有力地道:“马服子。”
平原君见赵王丹态度坚决,追问道:“王上以马服子为将,取代廉颇。朝中有多少人赞成,有多少人反对。”
“大多数朝臣,都拥护寡人换将的政令。”
平原君知道,朝臣不是拥护,而是害怕赵王发怒。平原君吞了一口唾沫,稳了稳心神,“那些人反对。”
赵王丹平静地道:“蔺相如等少数人。”
平原君捕捉到有用地信息,问道:“蔺相如是先王的肱骨之臣,他若反对,必定有道理。王上,可要三思啊!”
“蔺相如和廉颇的关系,寡人岂能不懂。蔺相如反对寡人的政令,无非是想替廉颇说话。”赵王丹换了一口气,漠视道:“蔺相如老了,也病糊涂了。家国大事面前,他不是以大局为重,而是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