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r /> 这句话让齐灵公很受用,当即表示同意,立即与士匄在耏水之外结盟。滕、薛等国见状,也纷纷投奔了晋国,晋国霸业才得以复兴。
但在历史上,士匄最为突出的功绩在于刑法方面的建设。
在春秋之前(周平王东迁之前),国家都是宗法社会,且往往以一个家族组织为基础。
那个时代环境下,社会的各种关系的维持需要靠“礼”,“礼”更是被赋予了一种“法”的作用,常常说的“礼法”二字,也从侧面说明了“礼”和“法”是分不开的。
而要让“礼”这个约束,具备“法”的功能,靠的是自觉和自律。
春秋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急速发展,社会组织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就需要一种特定的东西来维持,靠根植于内心的自觉和自律这两个玩意来维持,千百年来已被证明是十分不靠谱的事情,于是,各诸侯国开始逐渐出现了条文形式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成文法),这就产生了“法”。
周王朝统治下的各诸侯国中,不少国家都先后出现了法律,而且对法律进行了不同的改造和加强。
在这些诸侯国中,只有晋国的法制改革最有成效,而法改的推进人正是毁誉参半的晋献公。
在晋献公时期,晋献公爱好杀戮,结果一不小心把兄弟全杀光了,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公族从晋国政治舞台消失了。
维系统治集团的血缘纽带被割断了,国家的土地制度也变成了国君不拥有土地,而是民众拥有土地,国家收取租金的方式(“作爱田”)。
而后出现了“作州兵”这种兵制变革。
为了在这种形势下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要求必须有法典来统治人们,于是晋国先后出现了“士蔿之法”、“被庐之法”、“赵宣子之法”、“范武子之法”这种规范。
到了晋平公时期,也是晋国的奴隶制生产关系开始瓦解的开始,阶级矛盾与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
为了维持统治,士匄执政以后,迅速在以往晋国法典的基础上,制定了一部刑书,即“范宣子刑书”,一举解决了“戎马不驾,卿无军行,公乘无人,卒列无长。庶民罢敝,而官室滋侈,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雠……”等问题,使晋国成为春秋时期由“礼治”走向“法治”的重要标志。
《范宣子刑书》也成为晋国法制史上第一部从国家总法中分离出来的刑事法规,也被公认为我国法律界最早的成文法,也是当时政治法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
“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后世魏、赵两国的法典和李悝的《法经》无疑都受到范宣子刑书的影响。
我们所熟知的吴起、商鞅、韩非等著名法学家也深受影响,在历史上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充分显示了范宣子刑书的公布在我国法制史的划时代意义。
唯一的缺憾是其具体内容己难以考知。
但真正让士匄在晋国声名雀鹤的事情是——铲除了栾氏。
栾书自诩有杀晋厉公立晋悼公的功劳,其家族也恃功骄横,在朝中结党甚多,其中也有范氏(即士氏)。
士匄当时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叫做士鞅,女儿叫做栾祁,栾祁嫁给栾书儿子栾黡(yǎn)为妻。
早在公元前559年,荀偃率12国联军伐秦,下军将栾黡不听号令,擅自率军回国,荀偃无奈,命全军撤退。
但是栾黡的弟弟栾钺却是一个十分忠义的人,对哥哥栾黡不听号令、擅自撤军深以为耻,邀请大舅子士鞅一起,与军中勇士继续攻秦,结果不克,大败,栾钺战死,士鞅得脱。
弟弟栾钺亡而士鞅存,使得栾黡以为士鞅在使诈,于是将栾钺之死归罪于士鞅,士鞅见势不妙,逃亡秦国,请士雃收留,最后又在士雃的周转下得以返国。
自此栾范交恶。
士匄觉得,有栾氏存在,对自己始终是个威胁,于是有了灭掉栾氏的想法,但此时尚且畏惧栾氏,只得等待时机。
后来栾黡死,其子栾盈接替父亲职位,担任晋国下军佐。
机会,也随之而来。
栾黡死后,他的遗孀、士匄的女儿栾祁忍受不了寂寞,和家臣州宾私通,不小心被儿子栾盈发现了这件丑事,栾盈觉得父亲尸骨未寒,母亲就和外人通奸,一脸黑线,扬言要母亲给个说法。
春秋时期的贵族阶层,父系家族对于已经出嫁的女儿仍然保持极强的控制力,甚至能够干涉她们的婚后生活,绝对不会像泼出去的水一样不管不问。
同时,出嫁的女儿为了婚后的地位及利益,也需要来自娘家的大力支持,这就使得她们在婚后的政治活动中,极力维护父家的政治利益。
因此,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夫权”对女子就不可能具有较强的控制力与影响力,使其在与“父权”矛盾中,女性并不是义无反顾的选择“夫”,而是表现为犹豫、徘徊以及迷茫的尴尬局面。
这种情况下,这些贵族女性往往选择助父,而不是从夫,这则是春秋时期“父权”大于“夫权”的重要原因。
栾祁也是做贼心虚,害怕被儿子讨伐,但她没有犹豫、徘徊以及迷茫,及时向自己的父亲、时任晋国中军将的士匄造谣,诬陷自己的儿子谋反。
亲生母亲诬陷亲生儿子谋反,如此大好良机士匄岂能错过,于是将此事一下子捅到了晋平公那儿去了。
恰巧晋平公对栾氏的态度也好不到哪去,自己的母亲举报自己的儿子谋反,除了大义灭亲,也没什么好解释的,于是委托士匄全权处理此事。
栾氏、范氏早已结怨,士匄也不含糊,看在是外孙的份上,只将栾盈驱逐出境,但是对其党羽却下了黑手——逮捕叔向、伯华、籍偃,捕杀箕遗、黄渊、嘉父、司空靖、邴豫、申书、邴师、羊舌虎、叔罴,其余有牵连的,一律流放。
这么看来,士匄还是念旧情的,虽然将枝繁叶茂的栾氏一族连根拔起,但始终没有灭其族,只是绞其党羽,体现了其温情的一面。
作为政治家来说,温情便是一把逆刃刀,不知领情的栾盈恩将仇报,让后来的士匄深受其噬,而后的一系列活动,终将使栾氏一族在河北大地上销声匿迹。
那是后话,因为目前来看,被驱逐出境的栾盈还是很犯愁的,因为在他的面前有三个逃亡选择——齐国、楚国和秦国。
每一个选择都可能让他东山再起,或者东山起不来,而他最终的选择又是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