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单独从军事角度来说,犯了兵家大忌,在冷兵器时代其实并不适合作为都城的。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此诗中的长安特指北宋都城东京汴梁城。)
辛弃疾的这首诗验证了赵太祖的当年的忧虑。
北宋名臣范仲淹也曾表达过对开封作为首都的忧虑。
曾上疏朝廷言辞尖锐:“洛阳险固,汴梁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既有事必居洛阳。”
虽然范仲淹上书朝廷,表达了自己对开封作为首都的担忧,但迁都一事谈何容易?
后来的“靖康之耻”就是最好的说明。
太祖赵匡胤西巡洛阳之时,对群臣突然宣布打算迁都洛阳。
群臣惊愕,反对者甚多,赞同者寥寥无几。
强悍如赵太祖对比也无可奈何。
只好暂住洛阳,这一住就是长达近三个月之久。
群臣以东京汴河漕运便利为由纷纷奏请太祖返朝。
而事实情况是朝中众多大臣们的家业都在东京汴梁,谁又愿意舍弃产业,迁往因兵荒马乱,战乱不断早已经破落不堪的洛阳城。
赵匡胤仍然不死心,直接说洛阳不行,那就迁往长安。
以山河之险而去冗兵,以解朝廷负担。循周、汉之旧事,以安天下。
长安、洛阳的优势在于山河之险,劣势在于漕运不便。
三门峡,又称三门砥柱,可以说是极其凶险的存在。
故而,民间有“斗钱运斗米”的谚语。
“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
开封的优势在于四渠构成的漕运便利,是为“天下之要会”。当然其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汴渠、金水河、惠民河、广济河。
这时赵二蹦跶出来,说出了那句改变历史进程的千古名言:“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
赵二离开,赵匡胤对左右说道:“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殆尽。”
赵匡胤从幼年12岁开始仗剑行天下,后追随周世宗柴荣南征北战,文治武功岂是凡人。
自古能建国者又有几人,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的存在。
天下劲敌唯在契丹。
北宋冗兵、冗官、冗费,三大顽疾,不幸被言中。
“兴王,你可知当年太祖皇帝为何执意迁都洛阳?”赵昺一边吃着火锅肉串,一边看向兴王赵与珞。
赵与珞一阵头疼,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知道归知道,哪怕人人尽知的事实,说出来那就不好了。
“回陛下,太祖皇帝迁都洛阳之事,好像应该是为了节约军费吧。”赵与珞话一说完,自己都觉得这话绝对是糊弄不过去的,小皇帝岂能是好糊弄的,赶紧低头不语。
“那兴王觉得安天下,德与险孰轻孰重?”赵昺暗叹一声,接住问道。
此时的赵与珞已经是冷汗淋漓,说在德?明显的忤逆太祖皇帝。
说在险,岂不是把三百年前的旧事捅出来了。
唉,这小皇帝能不能说些轻松的话题。比如这兔子肉嫩不嫩,这烤串香不香。
一阵头大的赵与珞张了张口,思考了片刻,一狠心说道:“臣以为,安天下者,在德也在险。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而坐在一旁的黄鹤、武垒更是大气不敢喘一下,如坐针毡,这可是涉及到当年宫廷旧事的。
做臣子往往是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
两个人真想跑的远远的,可没有赵昺的旨意,又不敢乱动。
顿时觉得兔肉不嫩了,烤肉也不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