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要种子也在自家庄园内种植,对于这些,章子俊有求必应,这样做很符合章子俊的世界观,比如精盐、用煤炉子,让大家种上“高产粮”这些,不求回报,都可以帮着还鼓励大家推广,让大家都能得到好处。
鉴于平安伯这样”大方“及个人操守,自有人为章子俊鸣不平了,大明有这样一位,不求回报,一心为国的人,在家务农有点说不过去了,要求朝廷为章子俊官复原职。
章子俊寒门出身,所以得到了一帮寒门官员的响应和支持,可惜这些官员地位不高,官职微小,正好有都察院奏两京并天下诸司文卷,要求遣御史刷吏牍,朝廷遂命御史七员分赴各地,聂友良、洪性往两京,龚盛往浙江,程宏往江西,马震往福建,魏秉往四川,樊莹往湖广,云南、贵州、辽东及万全都司由巡按御史兼任。其余南北直隶、山西、山东、陕西、河南及两广因有灾伤暂且停止,待丰年再行办理。后定三年一刷之例。
章子俊挂都察院副都御史巡按南北直隶救灾事宜。什么是遣御史刷吏牍?就是监察地方上的文武官员,巡按御史的职责是“代天巡狩”,相当于钦差的身份,职权重大,所以为防止久居一地与地方上产生利益纠葛。按照规定,巡按御史所负责的片区必须要实地巡查,“偏僻州县,俱要一体遍历”,对于所历州县官员贪赃枉法、作奸犯科等行为,五品以上可以上疏弹劾,听候圣裁,以下官员如果情节恶劣,可以先斩后奏,直接罢黜。比如正统年间的巡按御史韩雍,在巡按江西地方时,发现当地官吏贪墨之风严重,直接罢免五十七人,这在当时被传为美谈,可见巡按御史职权之重。
除了考察官吏,巡按御史的核心职责还有一条,即举荐人才。因为人才是净化官僚队伍,促进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所以明朝历代帝王无不标榜对贤才的重视。巡按御史因为久在基层,更能够接触到乡野间的遗贤,所以在《大明会典》里,即对巡按御史的出巡事宜有详细规定:“体知有司等守法奉公,廉能昭著者,随即举奏”。
此外,巡按御史在巡按州县时,如果遇到案件,不论是上到杀人放火的刑事案件,下到鸡鸣狗盗的刑事案件,都必须受理,代表皇权做出公平裁决。
总之,因为巡按御史是风宪官,可以闻风奏事;同时又是代天巡狩,等于皇帝在各地的耳目,所以在地方上什么都可以管,什么都可以问,权力极重。
那么问题来了,明代是最讲究政治制衡的朝代,巡按御史在地方上拥有近乎于无限的权力,皇帝是怎么规避他们以权谋私,又是怎样制衡他们的呢?
首先是从巡按御史的任选标准出发。关于巡按御史的任用标准,朱棣主张任用“清谨介直之士”,因为清廉代表此人无私,谨慎代表此人没有疏忽,介直则代表此人敢于直言。-
而且由于巡按御史需要处理的事务繁多,涵盖政务司法,这对于“文凭”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巡按御史一般都是进士出身,而且得是符合标准的进士。
“取内外科目出身三年考满者考选”,意思是新科进士必须做官满三年才能达到巡按御史的选拔条件。除开资历,对年龄也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得三十岁到六十岁之间才可被选拔为御史,譬如嘉靖年间的御史何瑚年,因为被选为御史时已年过六旬,被人举报,直接削职为民。
综上所述,章子俊挂都察院副都御史巡按南北直隶救灾事宜水到渠成,太适合了。进士出身,翰林待了八年,又是伯爵,年龄正好,挂副都御史为正三品,跟这些正七品的监察御史不同,这是加强版的巡按御史。
可章子俊头疼,是谁那么好心,可一想也是啊,在这样的年代,只有一个职业,就是做官,既然是大明朝一员,做了官得了好处就得为这个机器加点油,除非放弃一切削职为民,任人欺负,要不就是年老乞骸骨。不然朝廷会随时委派你出力。
章子俊最不想做的就是御史,都是得罪人的工作,弄不好在阴沟里翻船,除了权力很大,风险也变的很大,这个对巡按官不法行为的惩处也格外的严格。巡按官巡按地方,每年定期回京复命,由都察院考核考勤,评判是否称职。如果有不法行为,比如“知善不举,见恶不拿,杖一百,发烟瘴地面安置”。如果有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者,直接明文规定罪加三等。
虽然章子俊巡察的地方在南北直隶,就是京城及南京两地,在京城这片还好距家近,可去南京路就远了,不管你愿不愿意,章子俊也只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