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每月逢一、五、八有大集市,李镇长十日中有两三日是去县城坐堂看诊,跑些药材生意。
李镇长家宅正门相对的一面马头墙内,是印守堂,印守堂的正门与医馆一样开在北面,印守堂是旧式的房子,石头砌的半截墙,上半砌是青砖,顶上是青瓦,建筑年代比李宅要老旧许多,青砖小瓦上还长着青苔和茅草,每年要人上去拔除,每年冬季维修,雨季时还有地方漏雨。
印守堂前院是四合院式的房舍,后面圈起一个小花园。前院共有房室七八间,后院墙矮了一截,爬满墙的蔷薇花,有水井和小厨房。这处宅子原也是袁氏房产,由袁氏族人居住,后因各种缘故归属李镇长所有。但是李镇长并未具为私产,而保留印守堂一切布置,用作镇上的私塾,也是镇上的一处公共议事厅。
凭这一点,造福乡里,李家在镇上的口碑与威望,就是非别家可比拟,连镇上最大家族的袁氏老族长也要对李镇长交好,礼让三分。
印守堂里,逢年过节时社戏也可借用,路过的戏班也可在此搭台表演,镇上的事务也多聚在此处商议,又是镇上私塾所在地,如今已经改成新式小学堂,使用民国统一的课本教学。
私塾现在有两位先生:一位人称戴四先生,另外是一位女先生,戴四先生的妻子章荷生。
今天,李宅大门内右侧临时搭上扎红布帘子的寿棚,正厅的条案上放满客人捧来的寿礼,每份寿礼中都有一份绸缎或丝绸被面,红绸带扎着。
两个帮忙的后生被指挥着正往厅堂的墙上挂这些被面,一单一单,上面还用红纸贴上送者的名字,十分气派。
私塾的戴四先生,今天被请来帮忙,正执笔记录来客与礼单,医馆中的药材管事张材充当寿宴账房,保管着参加宾客与礼金礼品,并由李镇长家大女婿于丽吾接待,并往外打发赏钱。
章荷生,学堂里的女先生正在印守堂里,指挥着两个帮忙的邻居婶子,一起招呼着戏班,安排吹乐班息作,安置乡亲街坊进来看戏时的坐位等杂务。
外面,一浪高过一浪的来客与爆竹声,迎客的人高唱着:“XXX先生携家人,送来贺礼……您里请……请为XXX老板捧茶……”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按当地风俗,拜寿的人必须上午到达,不得超过正午,午时前就开饭。中午饭是有浇头的传统长寿挂面,配四样半荤小炒。
简单饭毕,客人们被让进印守堂看戏。武义兴作坊的武老板带头提议,想要去参观龙山镇的毛竹园。
这些商铺或作坊老板都是勤快的手艺人,全然没有坐在那里听戏的风雅,众位客人都对传闻中的毛竹林兴致勃勃,要去看李镇长种植的成片毛竹园,蔚为壮观,在县城里商会已经口口相传,都说是龙山镇上了不起的景致,众人难得有机会一起聚到龙山镇,便想趁此机会,一睹庐山真面目。
李镇长今日也特别高兴,以前总是推三阻四,或藏着掖着,犹抱琵琶,不愿意真面目示人。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趁着大喜的日子,李镇长也就索性公开带大家眼见为实一番。
于丽吾便吩咐下人安排备马,李镇长亲自带着一帮爷们出发,骑马去往东寺港水库方向,向北离此镇不过四五里路程,便到达李镇长开垦的那片山地。
镇长李运佑继承祖上的中药学识和中药材经营,除了专心于医馆看诊,同时扩大药材方面的收购与加工。因为种植了这么一大片毛竹园,县里人夸奖他是“比他父辈更精明有野心的人物”,传说他还在毛竹林中种植稀有的药材,从未有人看见过。
十年前,李运佑悄悄从江西引进大批毛竹苗,雇了江西的两户专业种竹农户入住,专事伺弄和教人种植,雇人在西龙山西坡地上开垦了几十亩荒山,现出长出成规模的毛竹林,竹林中间留有空地专门培育种植珍贵药材,像是四面围起绿色屏障的世外桃园,轻易不为外人所到。
本地多种植的品种是细竹,山上有成片野生竹林,细竹砍伐下来可供蔑业店编织各色物件使用,竹席、箩筐、筛篇等各色竹器。原来如果使用粗壮的毛竹材料,多是从江西、福建、广东等省及皖南地区进货,通过长江船运而来,来安县并不临近长江,只能从滁河、来河与清流河的支流引入,交通十分不方便,运输成本使价格居高不下,所以本地的竹编手工业并不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