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笙歌暗想唯男子与小人难养也,大可不必与他多作口舌之争,何况自己是来有求于他,天色已深,懒得再多说什么没用的:“小三子,我来找你借钱。”
“哦?”小三子讶异扬眉,想着一般的数目笙歌也不必这深夜来找他,停了停筷子:“多少?”
“两千两。”笙歌两手支着下巴,满怀期待地看着他。
小三子却是一笑,似是不相信:“你要那么多钱做什么?救济?”
笙歌摇摇头。
“吃喝?”
笙歌摇摇头。
“玩乐?”
笙歌摇摇头。
小三子却是笑了,“那来做什么?”
笙歌站起身,背对着他悠闲散步,实则细想他接下来有可能的问题,以此不容易被他发现。小三子虽年小,但十分灵活,她之所以可以借到大哥的银子,很大一部分是孟瑜笙宠着她这个妹子,觉得小女孩性情活泼不算坏事。然小三子对她虽然也无可挑剔,但他却更精明,骗他不容易。
“我想开家店,没钱,借你钱也算是投资嘛。”
“投资?”小三子眼神亮了亮,而后道:“怎么个说法?”他跟着二哥学过经商,有一瞬间的灵感闪过,但还不太理解这个新词的意思,却没想到这样一个新词竟然在他的妹妹口中说出。
古代的经商者大多一夜暴富,虽创下万贯家财,生活富裕高人一等,但也注定了他们没有文化以及须得在文人士族面前弯腰作揖的低人一等的行径,所以其子孙大多也依赖考取功名的法子抬高门栏。换句话说,富商家族后代多为文人,文人家族后代仍是文人,不同的是家底殷实,便一直是文才。若贫穷无奈,只有走上漫漫经商之路。
从某种层面上说,商人大多匹夫之勇,没有真文化,也不为世人苟同。他们虽然手法巧妙,在商界上创下丰实基础,大多凭的却是口头上的诀窍以及一双识得出真假本事的慧眼。行在江湖,做官商也好,行外域也罢,别人手里捧着的书都是诗书,没有一本是经商之道,就算偶尔看到有口耳相传的从商之策,也都被当做污人耳目的浊语混句。
小三子他们自小受到孟相的是自学成才之道,只是因为长子一般继承家业的缘故,须得为世人认同,这才不得不对孟瑜笙稍加调养。孟沂笙与孟爰笙却是自小对经商深感兴趣,孟沂笙每年只见得八九次面,孟相与夫人想着一个儿子够苦了,再加上一个儿子每年都见不上几面,心里悲戚,便不欲让他学习这些。小三子知晓爹娘为着他好,便不忍多说。
所以也可以说,孟爰笙是羡慕孟沂笙的。孟沂笙做的是官商,有时需要走南闯北拨款投粮,他本不用如此辛苦,但他自愿亲力亲为,监督下面的官员赈灾等问题,是以在朝中赢得不错的名声。他天资甚好,自小耳聪目明,是学商的不二人选。所以这些年来,孟爰笙不仅羡慕,并且从心里佩服这位二哥。
如今,从二哥嘴里未曾听到过的名词,心里转瞬即逝的念想,却是由笙歌嘴边不甚在意的一词勾来。他心知如今为商之人大多喊的是口号,说的都是文人不屑的粗俗话语。哪有什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