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六卷 决战天下 第009章 命门
随着谢慕华和曹彬的一番长谈,无数官员加入了深化大宋体制改革的行列之中……
首当其冲的便是最为紧要的河北,在这块和契丹人战斗的最前线,一队队精心挑选出来的禁军进入河北,将那些已经不符合精兵体系的作战人员缓缓的代替出来。
接近十万的河北禁军,在半年之内,已经更替了整整一半。余下的五万人马,和新近补充进去的五万精锐,这十万人平均年龄一下子降到了二十七岁,堪称战斗力、作战经验都达到了巅峰水准。
这一调动的过程,为了安全起见,谢慕华是以千人为单位,留将不留兵,分别调动。
斜轸看着河北禁军的调动,以为有机可乘,试探进攻了几次,被李继隆指挥部署坚决抵抗之后,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只得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其实,对于契丹人来说,当务之急不是从幽燕南下,而是在大同那一线的战斗。
而大同、雁门关那里几乎就是谢慕华的根据地,想要进行军队的整改工作一点也不困难。
整个大宋的官僚体系完全被发动起来,招兵,练兵,安置从军中出来的老兵。忙得不亦乐乎。
谢慕华有心按照后世的武警制度来保留一部分不适合在禁军的老兵,他每出一个想法。枢密院、兵部、三衙包括吏部和三司户部都要进行反复论证。确保每一项决策,都能够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而且不会给大宋的体制带来危机。
事到如今,谢慕华才发现,想要推行全国范围内的改革,根本是一件让人疯狂的事情。
后世看那些穿越小说里的主角,大手一拍额头,一个点子出来,跟着便要风机火燎的部署下去,这简直是痴心妄想。
太多太多的现实问题聚集起来。都需要小心翼翼的处理,一个不留神,说不定就会变成隐藏在宋廷之中的导火索。
在冷兵器时代,军队才是国家的根本,牵涉到军队的每一项决策都需要谨慎而又小心的处理。
一整改花名册,谢慕华才发现,在赵德昭时期,禁军已经扩展到三十六万人。而这三十六万人里,符合自己标准的,约有二十余万,也就是说,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禁军要被裁减。这也就罢了,更要命的是,厢军……这个没有什么战斗力的部队,为了维持住地方上的战斗力,处理军队后勤,地方保障包括救灾、徭役等作用,不让厢军变成庞大的冗兵组织。接近四十万的厢军,要砍去整整一半。
地方上的官员不断把最新的情况禀告上来,离开军队的官兵,必须得到妥善和稳妥的安置。
所幸的是,那些官兵,对谢慕华提出的美好未来充满了憧憬。有自己的地,减免商业赋税。可以进入朝廷机构,比如担当衙役,捕快等职务。这一系列的政策,对那些官兵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而且极大程度上吸引了许多青壮年踊跃投军。
禁军的年龄体系已经定了出来。但是高龄的官兵就不再招募,而是改为每年进入一批十八九岁左右的官兵,将老龄化的官兵替代出来,维持每个人服兵役的年限。
几年时间,一个可能穷的没有立锥之地的家庭,因为儿子去参军,就可以得到地方官府的优惠政策,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等等。这,比起用大把大把的钱,去养着肥嘟嘟的军队,要划算的多了。
在地方上,还掀起了一股嫁给官兵的热潮,每一个参军的官兵,哪怕他战死沙场,也一样能够让自己的家人拥有一笔优厚的抚恤金和一块永远属于自己的土地。
姑娘家们看到了这一点。媒人们跑断了腿,到处去跟那些在禁军里的官兵说合去了。当然,这一系列的举动,都是谢慕华十分乐意看到的。
寇准不负众望,开始组建大宋的监察体系,从士林中大批选拔热血青年来。谢慕华说得好,监察这种事情,还是那些有斗志,有热血的年轻人来做才合适。
从县里为单位,大宋的每一片土地上都聚集了这样的热血青年,他们有功名在身,不少人甚至是放弃了去做官的仕途,而改为投入到监察机构之中。
而寇准,年纪轻轻就被谢慕华许以重任,以二十余岁的年纪,登上从二品官员的宝座。
当然,他这个从二品,只是代表了监察系统和文官体系平起平坐的级别,跟寇准的实权并没有任何关系。
监察系统的权力被谢慕华巧妙的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他们拥有庞大的权力,但是无法涉足军事和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